第(2/3)页 肖小寒不能直接问人家是哪年离开的,那不就是调查隐私了吗,所以他要一点点地让她自己说出来那个他最关注的时间点。 既然让小菁自己说了,那她便向肖小寒介绍性地谈到了国立 高中的发展史。 尤小菁说,国立高中是前朝末期在国内最先建立的一所官方学校。可是真要说国立高中是一所官方学校,那只得说皇家的厚颜无耻,因为那所学校其实是国中各界集资建成的,只不过被皇家贪天之功居为己有。 说出来可是这样的,当时朝中许多翰林大学士及御史台的老爷,看到了中华国力已衰,官府腐败,便向皇上及太后上疏,说欲想国兴,必科技兴,科技兴必学兴。不能只在宫庭中为皇族子孙办官学,不能只在世间为官宦子弟办私学,而要广开学路,办民学。 那掌控宫庭重权的死老太后一听,才恍然大悟,怪不得那洋人总来欺负朕,原来是没办民学的原因,可是他奶奶的要办学,就得花银子不是,那银子老娘还要死后陪葬呢,好为了来世再享受人生。不可听了那些狗屁朝官之言。但不表示一下,也要惹来众怒,于是下令拨银一万两,让御史拿去办学吧。 可那御史一听,只拨一万两白银,这哪够啊?还不够老死太后过生日花销的二成呢,真是气死人不偿命!但又不敢言语,那老不死的太后可是凶狠阴毒着呢,杀你不当踩死只蚂蚁。只好忍气吞声,拿那一万两银子在哈德门旁买了块土地,又发动社会各界慕捐。 这才使国立高中初见规模,后来南洋和国外华侨慕捐,才聘来了学校的教职员工,正式开学。 “你知道国立高中有多少学生吗?”小菁问道。 小寒摇了摇头。 “告诉你吧,这所学校一成立,就被广泛重视,被社会称为人才的摇篮,每学年招收学生一千,三个学年正好是三千名学生。” 小寒一想,原来那里有这么多学生啊,那五朵彼岸花在其中简直是沧海一粟啊。 可是究竟要了解什么呢,最重要的是知道小菁是在高中二年级的哪个学期转入天都的,可是肖小寒没有直接这么问她,他想到,如果小菁是位彼岸花,这样一问便会让她警觉而引起怀疑,反之她不是 彼岸花,这样一问便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了。 他决定再等等看,找寻恰当的机会对之再行了解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