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怕被堂叔揍,怕被村长决。 他是白天挖蜜薯,晚上偷摸卖蜜薯。 卖完自家的,买家还嫌量不够。 让他做中间商,帮忙向其他村民收购,一斤给他一角钱的好处费。 平均年收入还不足两千块的家庭,再淳朴也顶不住金钱的诱惑。 两个村儿,还真让白火石陆续卖了十几万斤,又多挣了一万块钱。 老爷们兜里有钱,去哪儿不受待见? 区区镇上一条老街,已经装不下他了,县城洗浴中心长长见识去! 等到扶贫办小卫同志,组织了货车来拉蜜薯,数量一下对不上了。 除了留种的,卖给果蔬公司只有十来万斤。 一个项目从前跟到尾,耗时半年多,验收成果的时候出了这样的纰漏。 小卫同志捶胸顿足,这些刁民,这属于单方面撕毁合约啊! 两村村支书缩成了鹌鹑状。 这次没有吕副县长给他们兜底,只能来找尤语负荆请罪。 “知道这些蜜薯卖给谁了吗?”尤语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,声音不怒不喜。 七盘山的村支书呐呐道:“听说口音不像是我们江县的,有可能,有可能是峨市人。” “他们出的价钱有多高?” “一,一块!” “啧啧,还真高价啊!难道你们村那些违约卖了蜜薯的,都是法外狂徒?还是说不在乎两倍货款的违约金?” “尤总,您看,这这.”这了半天,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,毫无道歉的诚意。 “先把十几万斤蜜薯收上来,麻烦小卫同志帮忙把遵守合同的种植户,都登记清楚” 尤语不再搭理两位村支书,要么这两人是无能,要么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 这两人前脚走,尤语后脚就找县领导们告状去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