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、无题东汉行政-《骑砍三国之御寇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15、毌丘俭(248-250),迁镇南将军。
    16、王基(255-261),病卒,任内平定诸葛诞叛乱。
    17、王沈(261-265),迁御史大夫。
    17、胡威(约265-约273),胡质子,迁尚书。
    18、王戎(278-282),建威将军,迁侍中。
    19、王浑(约278-285),王昶子。征虏将军,迁尚书左仆射。
    *韩观(不详),魏豫州刺史,名气与徐邈相等。
    *诸葛瑾(229-246),吴大将军、左都护,遥领,病卒。
    *陆凯(258-264),吴征北将军,遥领,迁荆州牧。
    注:王戎、王浑在279年同为豫州刺史,见《晋书》,必有一误。
    九、凉州刺史部,简称凉州。位于天朝西部,西汉治狄道(今甘肃临洮),东汉治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),后又改治武威姑臧(今甘肃武威),建安十八年(213年)撤销凉州并入雍州,魏黄初元年(220年),分河西8郡复置凉州。范围包括今甘肃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东北部。
    【汉魏晋】:
    1、梁鹄(约180-184),入为尚书。
    2、左昌(184),免职。
    3、宋枭(约185),免职。
    3、杨雍(约185-186),免职。
    4、耿鄙(186-187),为部下所杀。
    5、种劭(约193-194),未上任。
    6、韦端(199-207),凉州牧,迁太仆。
    7、韦康(207-213),韦端子,为马超所杀。
    8、邹岐(220.5-220.7),以安定太守迁,免职。
    9、张既(220.7-223),平定西平麹光叛乱。
    10、温恢(223),以魏郡太守迁,病卒于道。
    11、孟建(223-228),迁征东将军。
    12、徐邈(228.4-240),任内平羌人有功,封都亭侯,加号建威将军。
    13、王浑(约240-约250),王雄子。
    14、牵弘(270-271),晋将,兵败被杀。
    15、杨欣(271-278),晋将,兵败被杀。
    *胡喜(不详),胡遵孙,晋建武将军、假节、护羌校尉。
    【蜀汉】:
    1、马超(221-222),凉州牧,病卒
    2、魏延(227-234),凉州牧,被杀。
    3、姜维(243-263),凉州牧,降魏后被杀。
    十、荆州刺史部,简称荆州。位于天朝南部。初治汉寿(今湖南常德),东汉末年刘表移治襄阳(今湖北襄阳),三国分属魏吴两国,其中吴国荆州治江陵(今湖北江陵)。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南部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。
    【汉魏晋】:
    1、徐璆(约180-184),免官。
    2、王敏(约184-186),讨伐江夏叛兵赵慈,因功封侯。
    3、王叡(约186-190.3),自杀。
    4、刘表(190.3-208.8),192年10月迁荆州牧,病卒。
    5、刘琮(208.8),刘表少子,继任荆州刺史后,投降曹操,改任青州刺史。
    6、李立(208),曹操所置,赤壁之战后不详。
    7、夏侯尚(222-225),病卒。
    8、裴潜(225-226),迁尚书。
    9、毌丘俭(约232-235),迁幽州刺史。
    10、胡质(235-242),加振威将军,迁征东将军,假节都督青、徐诸军事。
    11、孙礼(约242),迁冀州牧。
    12、夏侯威(约245-248),夏侯渊子,迁兖州刺史。
    13、李胜(249),未上任,为司马懿所杀。
    14、王基(251-255),迁镇南将军、豫州刺史。
    15、鲁芝(255-258),迁大尚书。
    16、郭统(约260),郭淮子。
    17、杨肇(约265-272),杨暨子,晋折冲将军,西陵之战后被免为庶人。
    18、王戎(276-278),迁豫州刺史。
    【吴国】:
    1、刘琦(208-209),刘表长子,为刘备所立,后病卒。
    2、刘备(210-219),214年又领益州牧,后荆州归吴。
    3、孙权(219-222),荆州牧,称吴王。
    4、陆逊(222-244),荆州牧,迁丞相。
    5、诸葛恪(253),吴太傅,兼领荆、扬州牧,同年十月为孙峻所杀。
    6、孙綝(258),自领丞相、荆州牧,两月后被杀。
    7、陆凯(264-269),荆州牧,病卒。
    8、陆抗(273-274),荆州牧,病卒。
    9、陶濬(279-280),镇南大将军,入晋。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