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分表分析-《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严格和宽松可以对比来看,为了公平,isu让一组裁判执法单项目全部的选手比赛,也就说明了,他们认可这些裁判的全程打分。
    既然这样,选手与选手的动作、分数对比,是可以看出来有没有存在问题的,不是吗?
    同一个裁判,高飘远与低空转速,流畅落冰与weak        landing,两种连完全不懂花滑技术的路人都可以分辨出来的优劣差距,偏偏他给了同样的加分,这是“严格”?这是“认真”?
    笑掉大牙了!
    其实isu给的评分细则界定在大方向上很模糊,就像是我之前说的,“令人意想不到的”“很好的”“卓越的”,我知道艺术表现力无法用死板的数据框架来限定,但我想,也许它能够用一些更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形容词来作表述呢?
    你们已经将用刃、步法切换、衔接种类的多样性等等来作为评判标准了,这说明小标准是完全可以再趋向公正清晰的。
    我们都是希望花滑越来越好的——有喜欢整个项目的,就像是我的朋友小花儿,有如我一样只喜欢丛澜的。
    哪怕是我,我也希望花滑大环境越来越好,如此,澜妹儿才能滑得开心、安稳。
    文字很长,谢谢愿意看完的大家,给一个缩减版的精华:
    无可指摘的丛澜,
    不容错过的《风暴》,
    丝毫不高的分数,
    仍旧竞籍的裁判。
    屈秋颖:“哇塞——好多字。”
    幸好她不晕字。
    认认真真地看完,翻到下面的时候见到了一些“打卡”、“沙发”类的评论,还有“太长不看”、“谢谢精华”,她笑了笑,又返回最上面,决定再看一遍。
    饭都喂到嘴里了,难道还推出去吗?
    当然是好好吃啊!
    屈秋颖很佩服能够研究花滑技术规则的人,太琐碎了,有些英语翻译过来意思还会有歧义,技术手册一年一小修四年一大修,小分表要去找,对照着赛事视频一点点看,不只是丛澜的,还要看其他人的。
    愿意去翻这些东西的,真的是对这个项目和选手有大大的热爱的啊!
    屈秋颖看到后面,长鲸回复了一个人的留言,她说:澜妹儿这个sp真的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。
    未尽之语是,所以,她们更想好好保护丛澜。
    或许她们暂时没办法做到更多,但至少,可以宣传、撑腰,让众人知道丛澜这个分数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“水分”、“被偏待”。
    屈秋颖见到这句话的时候,顿觉充满了力量。
    对,她确实无法到现场,也不能挡在丛澜身前,但是,她能做的也有很多。
    丛澜最不怕的就是技术分析,她的粉丝有很多,她的对手更多,拆她赛事节目视频最细致最繁复的,不是她粉丝,而是不喜欢她的人,以及与她有竞争的人。
    屈秋颖觉得长鲸在回复里的一句话说得很对。
    “isu那群高傲的人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又怎么可能会给澜妹儿这么高的分数?”
    你真当他们不敢往下压啊?
    索契周期经历得还少吗?
    “但是啊,澜妹儿这一手打得太厉害了。”
    这个赛季的她,太无敌了。
    无法变更规则,无法临场联合,便宜了谁都不行,裁判们也很混乱。
    GP第一站的时候,她破纪录,大家觉得无所谓,反正就这一次呗!
    GP第二站的时候,她破纪录,有人慌了,又有人不在意,因为自由滑是没的。
    GPF三破纪录,长短曲全是新成绩,这个时候再去纠结,但有人说,该走下坡路了。
    该了吗?
    十三冬可以说是国内赛,世锦赛又怎么讲?
    哪怕要利益输送,哪怕要打压丛澜,赛场上又怎么能做到一致出手?
    屈秋颖看着大家的分析,只觉得阴森恐怖。
    【isu不是不想,就是太突然了,没有防备,暂时做不到罢了】
    【fs也不用担心,短短两日做不到的,那群人太自私也太有自己的立场纠葛,没有长时间的试探和交流,合作不了】
    【有好有坏吧,好的是fs应该还可以顺利进行,坏的是下个赛季说不定isu会针对蓝莓】
    “不、不是吧?”屈秋颖惶恐。
    不知道会不会,但冰迷向来不惮以最恶的想法来看待ISU的,无他,它们就这样而已。
    【一句话,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。亘古不变的真理】
    屈秋颖:“……”
    我以为圈子小会比较安静平和?
    原来不是的吗?
    第(3/3)页